当前位置:乡镇公务员 > 考试题库 > 历年试题 > 申论 >
2021广东乡镇岗申论核心考点-训练一
来源: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 2021-02-02 11:03:46
【训练一】
1.小张是这次返京路上有点特殊的一个。这个土生土长的山西人曾在武汉度过四年大学时光,因为上学迁户口而办了一张地址写着武汉的身份证。后来去北京上班、户口回了家,身份证一直没来得及换,没想到毕业四年以后,这成了他回京路上最大的阻碍。
因为公司催着早点来,他和女朋友又不想挤火车和飞机,就在31日早上七点半和哥哥一起开车回京。前面都比较顺利,在临近北京的安全检查站时,工作人员量完体温,要求看身份证和驾驶证,他们才突然反应过来,身份证是武汉的。
小张说,把身份证交上去以后,登记的人看他们的眼神都不一样了,他说这是四年以前的证件,他们说不行:“只要是带这俩字的我们都劝返,就算我们让你过了,前面还得检查。”
后来他们只能掉头,先开到了涿州服务区,后来又上了去火车站的高速,最后上了京港澳高速,走走停停开了几个小时,体温测了六次。最后一次经过检查站时,小张没有拿身份证,而是拿出了北京的社保卡,这才通过。
回到北京后,小张发现小区只有北边大门开着,门口有几个阿姨在“站岗”,外地返京人员需要登记信息。填完再扫一个二维码加入小区群,阿姨说每天早上要在群里报自己的体温,有更详细的注意事项她会在群里通知。终于进了家门,他一看已经晚上九点多了。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2月10日明确,防控措施只能由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依法实施,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未经批准擅自采取设卡拦截、断路堵路、阻断交通等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
但一些地方仍然流行“土政策”。家住合肥某小区的住户们说,从外地回来的小区住户想进家门要有5个证明:一是政府开具的准许企业复工证明;二是企业复工“需要你”证明;三是当地医院开具的健康证明;四是租户必须让房东出具责任书;五是签署一旦发病自己承担后果的承诺书。
手段粗暴。信息泄露、辱骂封门、埋杀宠物......疫情发生以来,此类事件并不鲜见。湖北,尤其是武汉归乡人员信息被泄漏的情况屡有发生,一些地方还将“此户系武汉返乡人员,请勿接触”等字样公然贴在住户门口,部分防疫人员甚至用金属管封住住户家门。
在江苏、浙江、陕西等地,一些社区防疫人员未经居民许可,擅自埋杀宠物。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当前没有宠物会传染的证据,不能随意进入居民家中处置宠物。
过度消毒,也成为过头、比狠招数之一。北京一农村回迁房小区,从春节期间开始就把以前的农用拖拉机利用起来。工作人员站在拖拉机上,手持消毒水管,铺天盖地喷洒。北京、上海等多地疾控中心表示,过度消毒会导致人体刺激和疾病、污染环境。
2.日前,记者对话武汉两位社区工作人员小刘、小陈(化名),她们跟记者分享了疫情期间社区工作的情况、所遇到的困难和期望。
记者:你们所在的社区大概有多少居民?
小刘:我所在的社区居民约5000人,我们是老幼社区,所以60岁以上居民占五成左右。
小陈:我们社区约13000人,其中约1700人为60岁以上居民。
记者:社区的防疫情况如何?
小刘:我们社区服务站一共11位工作人员,包括书记、副书记。过年之前我们就接到疫情通知,开始每天24小时轮班,并且通知居民、采取相应措施。
小陈:我们从除夕开始,22位工作人员就全员上班了。我们社区没有确诊病例,有疑似、居家观察的病例16例,这些感染患者中除了小朋友外,其它年龄层次都有。
记者:社区有什么防疫物资?
小刘:过年之前我们就已经超负荷工作。我们的防护设备很简漏,只有医用护理,还不是外科手术口罩,更没有防护服。就觉得我们的命,有时就靠一层口罩保着。消毒用品市场上也买不到,昨天街道办通知我们领了一些消毒水。
小陈:我们物资紧缺,只有口罩和少量防护服。社区的发热病人出门就医,我们工作人员是要全程陪同的。我们也不是专业人士,所以防护服对于工作人员自身安全来说是很必要的。
记者:社区防疫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
小刘:少数居民对我们工作理解不够,比如我们用广播播报与肺炎疫情相关消息,结果在城市留言板上面被投诉扰民。大部分居民还是非常理解与支持。
小陈:我们也遇到过一些情况,比如两个老人在家自己住,自己发热了不通知子女,或者跟子女轻描淡写,怕子女感染,然后让社区工作人员送他们去医院,这些我们也能理解。有些居民在家自我隔离,我们就帮忙买生活必需品,或者帮他们扔垃圾。
记者:疫情来临后,社区居民有些什么反应?
小刘:因为这个病毒来得非常突然,我们第一时间得到通知后,就赶紧通知居民了。有的自身健康条件不是太好的,就比较容易感染,我们会给予心理安慰,有的居民身体条件好,面对疫情相对安全。
小陈:社区居民肯定恐慌和害怕,比如会跟我们反映,昨天闻到了消毒水味道,今天没有闻到,是不是没有撒消毒水?但其实我们是都消毒了。
记者:社区工作人员自身安全怎么办?
小刘:我们工作人员自身肯定是特别担心,我们也是上有老下有小,平时只戴着口罩接触发热病人,整个人暴露在空气中。我们是很需要防护资源的。
小陈:我觉得我们重视是对的,但是不能恐慌。只要做好自身防护,其实基层工作并没有那么可怕。也希望外界多关心我们基层工作人员。
(责任编辑:杨小红)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 课程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