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乡镇公务员 > 考试题库 > 历年试题 > 申论 >
2020浙江省乡镇公务员笔试申论模拟卷(二)及答案解析
来源: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 2020-06-15 11:51:15
申论
一、案例分析题
(一)
1.近年来发生的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如“富豪相亲会”、“萝卜招聘”等,引人关注,并伴随出现了诸如“痛恨富二代,但结婚又想着傍大款”,“讥讽不正之风,自己办事却忙着找关系”等自相矛盾的社会心态。
对于暴富的例子,人们往往毫不吝啬地加以讥讽:做生意一夜暴富的,肯定是做了见不得人的勾当;炒股一夜暴富的都是走了狗屎运。但是当人们路过彩票投注站的时候,也会不由自主地走进去,或多或少地买上几注,来延续自己一夜暴富的美梦。
一提起贪官,大多数人都会气得眉头皱,恨得牙痒痒。然而,大多数人又向往着当官,不仅报考公务员拼得你死我活,而且认为“当官”可以“发财”。
“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从这句民间顺口溜中可以听出,老百姓对用人不正之风的痛恨与无奈。但是人们为了给孩子选择一个好学校,为了给亲属找一份好工作……第一个念头往往是动用关系和金钱去打通各个“关节”。
户口歧视、贪污腐败、封建迷信、拜金主义、贪图享乐、冷漠围观等等,这些不良的价值观每每随着新闻事件出现在大家的面前,人们都会口诛笔伐。不过轮到自己成为主人公时,还真不一定能比新闻事件里的当事人做得好。
当下“富二代”的负面新闻不断:醉酒超速、撞飞行人、威胁记者、殴打无辜、炫富斗富。媒体一旦披露,天下皆随之愤然。但是当人们嘲讽、鄙视他们的同时,“傍大款”的现象也越来越多,有些地方甚至还办起了“如何嫁给有钱人”的培训班,而且异常火爆。
此外,还有:鄙视“拼爹”,却又恨爹不成“刚”;痛恨收礼的,却盼着别人收下自己的礼;痛骂“炒房团”,可一回头又四处找寻炒卖的机会;鄙视崇洋媚外,却又总是偏爱国外品牌。
2.诸如此类的矛盾现象,应该称之为“社会陷阱”或者“社会性的二难困境”:处在此种陷阱或困境中,谁都知道应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但几乎所有人都按照众所周知的错误方式来行事,因为按照“应该”做的方式会给个人利益带来损失,而按照“不该”的策略却可得一时之利。结果就是大家都深陷其中而又异口同声地谴责这种状态,每个人似乎在追求着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实际上都普遍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显然,我们期待并乐于见到其他人首先自我牺牲,以突破这种恶性循环的格局。我们之所以不愿挺身而出,是害怕别人搭便车,坐收渔翁之利,甚至还有这种顾虑,即或许自己牺牲了,但也丝毫撼动不了整个格局。于是,所有人都浑浑噩噩,言行不一。长期处在这种矛盾状态之中,言辞跟现实之间的割裂会日趋严重。
当前这些自相矛盾的社会心理现象,反映的是人们由于利益诉求得不到正常解决而出现的复杂社会情绪。这些自发的复杂社会情绪,其深层次体现的是人们力图冲破社会不公正问题而又无力解决的矛盾心态。
3.有专家认为,每当一个社会处于或经历着急剧激烈的变革和转变时,都时常会出现一些稀奇古怪、与常情常理不合甚至是离经叛道的怪象和乱象。其中既有物质层面的,例如怪模怪样的建筑楼房、杂乱失序的城市街道、夸张超常态的商业运作等,也有精神和行为层面的,表现在人们的行为方式与活动,情绪和心态,以及人格的类型等方面。这些被社会学家统称为“转型综合症”的现象和症状,对于社会正常健康的运行和发展有着不良的影响,也可能产生负面和破坏性的作用,干扰和阻挠了社会的应有变革与转型。对此,需要认真积极对待,既不能简单草率地应付,也不应漠然视之听任其自生自灭。
对于社会转型中人的心理的变迁转型所出现的问题,根本还是在于社会变革与转型的良好进行,缺少了这点,什么样的灵丹妙药都只能是自我安慰,甚至适得其反成为毒药。而关键所在则是给出希望和方向,消解迷茫与困惑,引导行为的选择,纠正偏差和错失。心理的转型更多地应该是一种调适,而不应该是一场革命。
处在转型时期,人们旧的是非观念已经打破,而新的是非观还没有建立起来,对是非的判断标准还不明确,出现了诸多社会矛盾心态,不知道用什么标准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以至于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中,在是与非、善与恶面前,容易判断失误,做出错误的选择。人们生活在社会上,如果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做事就失去了方向,甚至会丧失正义感和责任感。是非颠倒的环境下,善良很难受到保护,公平也难以实现。促使人们的心理转型,消除当前的矛盾心态,要促使人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是非分明,应该是我们做人的底线,做事的原则,也是每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当是非分明成为绝大多数人的价值观的时候,社会公平才可能实现。
问题:材料中反映了当今社会中的诸多矛盾现象。请根据给定资料,谈谈你对“社会性的二难困境”的认识。
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要点齐全,不超过250字。
(二)
“垃圾只能靠风刮,污水只能等蒸发”,对于中国农村来说,这种景象并非夸张。“从全国总体来看,农村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治理任务非常繁重。”这是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对目前我国农村环境现状的看法。农业源污染排放量已占到全国总排放量的“半壁江山”,如此巨大的污染排放意味着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据李干杰介绍,全国农村每年产生90多亿吨生活污水、2.8亿吨生活垃圾。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也影响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我们这是垃圾随手扔,污水随便倒。”C市J镇村民张女士告诉《法制日报》记者。
“C市一些地区非常贫困,尤其是一些农村地区,一些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经费面临压力,一个村运行经费一年就要几万块钱,对于这些地区确实困难。”C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C市在进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遇到的一大难题。
记者在J村调查采访时,亲眼目睹了农村的大街小巷乱倒垃圾的现象。许多农民反映,他们自己也想在干净的环境下生活,可是多年来形成的习惯,让许多村庄仍旧是垃圾满天飞。
“住在农村的居民图方便,随手扔垃圾是常有的事。”记者在J村看到,靠近村口有一处简易的垃圾点,但这个垃圾点由于无人管理,尽管有的村民将垃圾送到了这里,垃圾还是到处乱飞。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告诉记者,这个垃圾点已经存在好久了,每天有专门的垃圾车来清运垃圾,但由于垃圾点设立位置不合理,所以每天大量的垃圾还是会将路堵上。随后,记者在村两条主街道上看到,路边的沟里和小河道两边,都出现了不大不小的“垃圾山”。
“有许多村庄投资设立了专门的垃圾收集点,但由于村民习惯了随手扔垃圾,一时半会也改不了。”记者在J村观察时看到,几乎每家每户的门口都是干干净净的,可是当记者沿着村子走到一条小河道旁边时却发现,河道里的垃圾却堆积成山。一名村民说,村里以前也有一个集中倒垃圾的地方,可是村民为了方便,一出门就将垃圾倒在了路边或河道里,他家就住在小河旁边,每到天热的时候,垃圾臭味让人不舒服。经记者了解,村道路两旁的河道里乱倒垃圾的现象十分普遍。化肥、农药、秸杆、家禽粪便等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民们却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浑然不知。
国家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透露,环保部将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和《土壤环境保护法》两部法律法规的立法工作。现行的传统环境法很少顾及农村环境系统的安全性,环境法律制度在农村的成效是有限的。对于农村规划,《环境保护法》并没有提及农村一个字。
问题:
1.请简要概括给定资料中反映的问题。
要求:概括全面、简明,不超过200字。
2.假设你是一名大学生村官,针对材料中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
要求:建议有针对性;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一、案例分析题
(一)
【参考答案】
“社会性二难困境”是一种自相矛盾的社会现象,反映的是人们由于利益诉求得不到正常解决而出现的复杂社会情绪,其深层次体现的是人们力图冲破社会不公正问题而又无力解决的矛盾心态。大家都知道应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但几乎所有人都按照众所周知的错误方式来行事,结果就是大家都深陷其中而又异口同声地谴责这种状态。这对于社会正常健康的运行和发展有着不良的影响,也可能产生负面和破坏性的作用,干扰社会的应有变革与转型。要想“社会性二难困境”,需要加强心理调试,树立正确是非观。(231字)
(责任编辑:杨小红)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 课程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