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招聘

当前位置:乡镇公务员 > 考试题库 > 历年试题 > 申论 >

2020浙江省乡镇公务员笔试申论模拟卷(一)及答案解析

来源: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     2020-06-15 11:29:53

申论

一、案例分析题

(一)

1.中国文化自古“尚礼”,所谓“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传统乡土社会中,人们聚族而居,相濡以沫,一方有喜,八方来贺,这就是“人情消费”。“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都阐述了人情交往中重礼仪、轻礼品,重情感、轻情面的人生哲理。实际上,“人情消费”在小农经济时代有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合理性。在日常收入有限而人生重大场合支出庞大的传统社会,个人及其家庭积蓄有限,“小额贷款”之类的金融服务极为有限,而且利率相当高,生活中因此自发地形成了亲友圈凑钱帮助某一成员解决重大开支的机制,这就是“人情消费”最初的经济功能。

近年来,“人情消费”名目越来越多、数额越来越高,连带着宴席也越摆越铺张。本该是正常交往、联络感情,成了很多人的烦心事,不仅费钱,也让攀比之风恶性循环。

2.在人们印象中,收入持中低水平的农民工一贯是比较节俭的。然而,记者在跟随农民工返乡的采访中发现,一些农民工一年的“人情消费”占到全年收入的15%。送礼、随礼已丧失了传统的交往意义,加重了农民工的负担。

农民工张小明要在春节之前,赶回山西省临县老家参加侄儿的婚礼,按照老家的随礼行情,亲侄儿结婚需要随礼1000元,这相当于他一个月的生活费。张小明告诉记者,他在省会太原当装潢工人,每月收入4100元。在过去的2013年,他共参加各种婚丧嫁娶25次,其中太原17次,老家8次,包括工友结婚、亲朋孩子满月、孩子生日等等,总共随礼7000多元,而去年他收入52000元,随礼钱占到他收入的15%。

在返乡的列车上,农民工们七嘴八舌的盘点随礼行情。随着近年来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工“人情消费”也在不断上档升级,礼金数额水涨船高。普通乡邻每家200元,表亲或堂亲之类的远亲每家300元,如果是姑姑舅舅这样的近亲,至少每次需要1000元至2000元。一些中低收入的农民工甚至借钱随礼,不堪重负。

春节返乡过年是农民工面临的一个人情消费高潮。给小孩子压岁钱,给亲戚送礼物等常规人情消费外,与旧交聚会是最让他们头疼的事情。例如,和以前的老师、朋友聚会时,一般都由在外工作的人埋单。为了证明自己在外面混得不错,花钱自然不能小气,要让大家觉得自己有出息。在一片赞扬声中获得了短暂的陶醉,但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实际上很让农民工们所抵触。然而,即便如此,当应接不暇的人情消费再次降临时,仍旧要硬着头皮去随礼。

在农村,“行礼”是衡量人际关系亲疏远近最重要的尺子。村民刘春玲说,行礼多少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亲友关系远近,能不能互相帮忙,要不要求人办事。以前亲戚小孩儿满月,花五块钱撕四尺花布,孩子长大了还能用;房子上梁,亲戚蒸一笼馒头提过来,匠人们吃饱了好干活。可是现在几乎都“变现”了,就觉得变味儿了。

3.个人或企业要办某件事,走一般渠道办不成,就找那些职能部门的“关键人物”,请客吃饭又送礼,吃饭当然要高档,礼金当然要“拿得出手”,而对方还人情债的方式便是通过“内部关系”把事办成。也有一些掌握“实权”的人物,不敢明目张胆地进行权钱交易,借着给小孩办升学宴、给老人办寿宴等机会,广发请帖敛财,其下属和仰仗其权力生存的单位,不得不奉上厚厚的“人情”。在计较投入与产出的心态下,人情往来沦落成赤裸裸的利益交换。

问题: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当前社会中“人情消费”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深刻,不超过250字。

【参考答案】

“人情消费”本是相濡以沫,一方有事,八方支援的礼尚往来,是自发形成的亲友圈凑钱帮助某一成员解决重大开支的机制。“人情消费”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其不仅符合中国礼尚往来的传统文化,而且符合经济的合理性。但是当前,“人情消费”已经变味,对人民群众产生困扰:一是费钱,导致攀比之风盛行;二是人际关系扭曲,常常以“行礼”多少衡量人际关系亲疏远近;三是由于在计较投入与产出的心态下,人情往来成为利益交换的工具。所以要让“人情消费”回归本源,实现经济合理性。(223字)

(责任编辑:杨小红)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 课程专区 ————

  • 乡镇公务员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