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公务员2022公共基础知识之经济知识:常考20个名词术语
来源: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 黄俊豪 2022-03-02 10:45:37
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为各位考生带来消息:乡镇公务员2022公共基础知识之经济知识:常考20个名词术语,更多乡镇公务员公基备考指导相关信息可以查看:乡镇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试题、乡镇公务员申论题库等栏目。
在乡镇公务员考试中,如果有对经济知识进行考查,经常考查经济学名词,主要考查大家对经济学名词的了解和把握,这里为大家总结一些常考的经济学名词,以此帮助大家备考这部分的知识点。
效用:指对于消费者通过消费或者享受闲暇等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的满足的一个度量。
边际效用:指最后一个消费单位即边际单位的最小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当一个人连续消费某种物品时,随着所消费的该物品的数量增加,其总效用虽然相应增加,但物品的边际效用,即每消费一个单位的该物品,其所带来的效用的增加量有递减的趋势。
边际产量递减:也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或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和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增加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品产量增加,但当这种要素投入量达到一定限度以后,增加该要素投入量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收入效应:指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下降),而引起实际收入减少(增加)导致需求量减少(增加)的现象。
替代效应:指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替代品需求量的影响。这种由于某种商品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其他商品对这种商品的取代的现象就是替代效应。
帕累托最优: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
科斯定理: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凯恩斯定律:在需求出现不足(有效需求不足)时,应当由政府采取措施来刺激需求,而总需求随着投资的增加,可使收入增加,消费也将增加,经济就可以稳定地增长,以至达到充分就业,使生产(供给)增加。
费雪效应:名义利率随着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而变化。名义利率、实际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计算时通货膨胀率预期等于通货膨胀率)。
拉弗曲线:税收并不是随着税率的增高在增高,当税率高过一定点后,税收的总额不仅不会增加,反而还会下降。
机会成本:生产者所有放弃的使用相同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指以往发生的,但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
显性成本: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即企业支付给企业以外的经济资源所有者的货币额。例如支付的生产费用、工资费用、市场营销费用等,因而它是有形的成本。
隐形成本: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是一种隐藏于企业总成本之中、游离于财务审计监督之外的成本。
灰犀牛事件:指非常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的事件,通常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应甚至颠覆。
黑天鹅事件:是一种大概率危机,其在爆发前已有迹象显现,但却被忽视。
价格歧视: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
价格歧视通常分为三级:
一级价格歧视: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多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
二级价格歧视:厂商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
三级价格歧视:厂商对不同的市场或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
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政府为了平衡财政预算赤字,采取发行政府债券的方式,向私人借贷资金市场筹措资金,从而导致市场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和支出因而相应地下降。这就是公共支出造成的财政赤字对私人投资和支出的挤出效应。
乘数效应:乘数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
丰收悖论:丰收悖论现象:好年景和大丰收反而会降低农民的收入。原因就是小麦、玉米等农作物需求价格缺乏弹性。农业的丰收提高了农产品的供给,继而会降低农产品的价格,但价格下跌并不能使需求增加,因此,好收成常常伴随着低收益。
口红效应:“口红效应”是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也叫“低价产品偏爱趋势”,指每当经济不景气时,人们就会转向购买廉价的消费品,而口红虽非生活必需品,却兼具廉价和粉饰的作用,能给消费者带来心理慰藉。所以,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
吉芬品:吉芬品以经济学家吉芬的名字命名的一种特殊商品,所谓吉芬商品就是在其他因素不改变的情况下,当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增加,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减少。
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流动偏好: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流动性陷阱:指当名义利率降低到无可再降低的地步,甚至接近于零时,由于人们对于某种“流动性偏好”的作用,宁愿以现金或储蓄的方式持有财富,而不愿意把这些财富以资本的形式作为投资,也不愿意把这些财富作为个人享乐的消费资料消费掉。
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自身存在的,减少各种对国民收入形成冲击的机制。这种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总需求扩张,在经济萧条时期自动缓解总需求下降,无需政府采取任何干预措施。
【试题练习】(单选)1.苹果和梨互为替代品,如果苹果的价格上涨,而梨的价格不变,那么相对于苹果而言,梨的价格在下降,消费者就会用梨来代替苹果,从而减少对苹果的需求。这种经济现象是( ):
A.收入效应 B.替代效应
C.口红效应 D.挤出效应
【中公答案】B。收入效应是指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下降),而引起实际收入减少(增加)导致需求量减少(增加)的现象;替代效应是指某种商品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其他商品对这种商品的取代的现象;“口红效应”是指每当经济不景气时,人们就会转向购买廉价的消费品,而口红虽非生活必需品,却兼具廉价和粉饰的作用,能给消费者带来心理慰藉。所以,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挤出效应是政府为了平衡财政预算赤字,采取发行政府债券的方式,向私人借贷资金市场筹措资金,从而导致市场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和支出因而相应地下降。故本题答案为B。
备考乡镇公务员考试的同学可以查看乡镇公务员考试试题,学习了解乡镇公务员考试历年试题及乡镇公务员模拟试题相关内容。了解乡镇公务员招聘相关信息请查看乡镇公务员考试。
(责任编辑:何浏漪)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 课程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