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招聘

当前位置:乡镇公务员 > 考试题库 > 模拟试题 > 行测 >

2021乡镇公务员行测模拟题(11月25日)(2)

来源: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     2021-11-25 11:37:04

1.【答案】C。解析:文段先援引一种普遍的观点“网络民意代表了民意”,接着网民的构成诸方面对这一观点进行反驳。可知作者认为“网络民意不等同于民意”,对所谓“网络民意”应持理性态度,C项叙述符合这一观点。

2.【答案】A。解析:从“只要认识到”、“就已足够”等字眼可以看出,文段表达的意思是我们在思考时有一个最起码的认识,即按照人类状况对我们的要求进行思考。D项是干扰项,D项的“必须”一词错误地理解了该句的内涵,将其作为了一种强制性要求,故D错误。正确答案是A。

3.【答案】D。解析:文段尾句“向公众坦陈原因,求得民众谅解,这是达成权力和民意双赢的必由之路”点明了主旨,即权力和民意双赢的关键在于公众的知情和谅解。故答案为D项。文段没有提及“合法的权力”,排除A。C项仅是对现状的陈述,不是作者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排除。B项的迷惑性比较大,但与D项相比较,“权力和民意双赢”是文段的落脚点,且“公众的知情和谅解”更与时下热点相符。故D项更符合作者想传达的主要观点。

4.【答案】A。解析:“同时”前描述了科学家的科研成果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好处;“同时”后列举了这些科研成果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文段整体概括起来就是科研成果的利与弊,A项的“双刃剑”是对这两方面内容的形象说明,故当选。

了解更多乡镇公务员考试新闻,考试资讯相关内容可以查看: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更有乡镇公务员政策解读、乡镇公务员报考指南及乡镇公务员考试题库可供参考。

(责任编辑:杨小红)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 课程专区 ————

  • 乡镇公务员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