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历年考情看22年浙江优秀村社区干部试题变化
来源: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 2021-10-11 17:02:07
一、案例分析:
1. 给定材料:一般由多则材料组成。材料类型有:案例型、评论型、政策介绍、日记等形式;内容会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角度,但从本质规律而言,遵循“四维一体法则”,也就是围绕一个核心主题(会适当融入相关内容),有问题、原因、影响、措施等方面的内容。一言以蔽之:案例分析材料是答题的基础,理解材料、用好材料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成败。
2. 常考题型:
(1)归纳概括题
如: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公筷公勺推广难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2) 综合分析题
如:郑女士认为:“京剧这个行当真的不能过分商业化,直播中多数人只看到京剧的皮毛和八卦而忽略了京剧艺术本身。”请就她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3)对策题
如:结合材料二,总结D市政务热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4)应用文写作题
如:结合微经济、零工经济、数字经济等就业形态,为某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写一篇“致2021年毕业生的一封信”,鼓励他们面对经济新常态和疫情防控常态化,积极灵活就业为“六保”、“六稳”做贡献。
案例分析在作答时,包括三个方面:思维、题型。思维指的是行政思维、法治思维、逻辑思维;题型包括概括题、对策题、综合分析题、应用文和作文写作。
1.思维层次:
(1)行政思维:去除“我以为”等主观化表达;客观地正视问题:题目要什么,材料中有什么(明确);辩证地分析问题:一分为二;有效地解决问题:存在什么问题就提出什么措施。
(2)逻辑思维:
理清因果关系:问题与结果;原因与措施;措施与效果
归纳概括能力:捡豆子,死扣题目要求,将材料有的都提取出来,并分条理呈现
联系理论能力:理论是方向、处理问题的依据
准确表达能力:前后文衔接自然、紧凑、不存在逻辑错误
(3)法治思维:
明确题目给定的身份——若明确是政府行政机关,则法无授权不可为,代表的不是个人,是此政府机关,如街道办事处等则不考虑立法等措施;若没有明确是政府行政机关,材料有什么问题就提出什么措施。
问题的表现形式:案例、数据呈现,比如某个企业乱排乱放,居民身体受创。
问题产生的原因:主客观分析,主观是能被行动改变、转移的,客观是不为人的行为转移的原因;内外因分析,内因是自身原因,外因是除自身以外的影响;主体对象分析,常涉及有政府方面、社会组织(企业、学校、商会等)、个人;社会治理的常规角度,发展理念、制度配套、法治建设、资金技术、社会教育、监督管理等。
问题带来的影响:对政府,不利于转变职能,不利于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公信力受损;对社会组织(企业等),经济效益受损,不利于转型升级,不利于长远发展;对个人、公民,经济利益受损,损害个人权益,不利于幸福感、获得感的提升;对社会发展,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制约平安中国、美丽中国建设。
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与问题、原因对应,存在什么问题、分析了那些原因、就从哪些角度提出举措;联系国家政策、方针思考;从责任主体的角度思考,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责任)、社会参与。
(责任编辑:杨小红)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 课程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