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乡镇公务员考试内容-行测备考:别有“并举”文中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来源: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 2019-10-24 09:19:59
【导语】2019年乡镇公务员考试已经陆续开始,很多学员对于乡镇公务员考试内容-行测的备考无从下手,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特意为大家提供行测备考知识,请广大考生关注乡镇公务员考试网,及时查看乡镇公务员备考资料,包括备考指导、考试题库等信息。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致力于为您提供更优质的信息。
在乡镇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试卷中,逻辑填空题型往往占有15-20道的题量。在这样的题型中,我们不能单靠词语的积累去解题,而更重要的是抓住题干中上下文的关系去选择正确答案,而并举关系又是上下文关系中很常见但又很容易被忽略的关系,因为它没有明显的判定标志词去提示考生,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对并举关系建立敏感性。中公教育专家结合例题进行讲解。
所谓并举,即同时列举,而并举关系也就是上下文形成话题相关、句式一致、方向一致的关系。比如“道不尽的_____(人生百态/苦心孤诣),数不清的传奇风流”,两个分句句式一致,“道不尽”和“数不清”在语义上对应,则他们的方向也是一致的,那么我们认为空缺处要填的内容应该和相对位置的“传奇风流”保持语义上的一致性,故应该选择“苦心钻研,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地步”的“苦心孤诣”。
【例题精讲1】从政策效应看,中国区域政策培育了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增强了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拓展了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____了区域发展的内涵。但相对于中国幅员辽阔的地域而言,我国以往的区域发展政策存在按大区域简单划分的问题。需要通过设计更为精密化的政策工具来_____中央上级政府的政策意图。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揭示 明确 B.丰富 落实
C.升华 理解 D.凸显 执行
【中公解析】B。第一空,由前文“促进了”、“增强了”、“拓展了”构成了并举关系的句式,均含有提升和扩展之意,所填之词应与前文词义保持一致,A、D两项中,“揭示”意为向人指出不易看清的事理;“凸显” 指清楚的显露,均体现不出“提升、扩展”的含义,不符合文意,故排除A、D两项。第二空,由空格所属句子可知,意在强调通过政策工具使政策意图得以实现或实行,B项“落实”指使计划、措施、政策等得以实现,且“落实政策”为固定搭配,符合题意。C项“理解”指了解、明白,文段强调的并非理解“政策意图”,不符合文意,故排除C项。故本题答案为B选项。
【例题精炼2】在说服别人时能_______,对方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我们的意见;在办事时学会_______,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市场竞争中,能顺应形势,能有效利用对方的产品优势和市场战略而采取紧逼盯人的战术,更是取得成功的不二法门。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势利导 顺水推舟
B.推心置腹 察言观色
C.不厌其烦 随机应变
D.以诚相待 见机行事
【中公解析】A。题干中有两个分号和分句间相似的句子结构,在内容上分别从“说服别人”、“办事”和“市场竞争”三个方面说明一个道理,接到同样好的结果,所以题干可判定为并举关系。因此,由最后一句“能顺应形势,能有效利用对方的产品优势和市场战略而采取紧逼盯人的技术”可知第一空对应的内容为“顺应形势”,只有“因势利导”合适,而不是单纯看搭配的“推心置腹”。故答案选择A。
并举关系在文段当中由于没有明显的关联词,不太能被考生发现,所以考生往往会因为忽略题目当中这至关重要的信息而选错词,这就需要我们首先要对并列的句子敏感,同时要读懂句意是否是方向一致,这样才能找到恰如其分的呼应点进而选择正确的答案,这样才能做到“无声胜有声”。最后祝广大考生考试顺利!
相关推荐:2019乡镇公务员考试内容-行测技巧:提分技巧之联言题目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乡镇公务员考试网,了解乡镇公务员考试公告、乡镇公务员报考指导、乡镇公务员考试新闻。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责任编辑:cy47389)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 课程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