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招聘

当前位置:乡镇公务员 > 备考指导 > 公共基础知识 >

2019乡镇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备考: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来源: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     2019-11-01 10:27:38

编辑推荐乡镇学习交流群:687076118

编辑推荐乡镇公务员微信公众号:offcnxz

编辑推荐全国乡镇公务员考试课程


【导语】2019年乡镇公务员考试已经陆续开始,公共基础知识多而杂的知识点让很多考生很盲然;因此,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特意为大家提供公共基础知识备考资料,请广大考生关注乡镇公务员考试网,及时查看乡镇公务员备考资料,包括备考指导考试题库等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之《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乡镇公务员考试。

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认识具有客观性,其本身是对客观事物的观念重建或再现;另外认识还具有主体性,即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比如月是故乡明,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本节认识的辩证过程即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在事业单位、乡镇基层等考试中理解与识记相结合。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指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主要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分别有哪些形式以及相互关系。

感性认识指主体对客体表面现象的认识,属于认识的初级阶段,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方面的反映,比如可见光线通过人的眼睛转化为神经过程,产生视觉;一定的声波作用于人的耳朵,引起神经兴奋,产生听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知觉已经显示出事物的主要外部特征以及现象的各要素之间的整体联系。比如对一颗苹果各种属性的反映。

表象是曾经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外部形象在人的意识中的保存、再现或重组。比如影院看完电影,给别人分享观影感受。

理性认识是以事物的本质规律为认识对象。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即下定义;判断是在概念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各种关系进行区分、识别;推理是从合乎逻辑的已知推出未知。

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所以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揭示事物的本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要受到理性认识的指导,尤其在概念、判断方面的指导。理性认识又以丰富的感性材料的为基础,并对其加工概括。

第二次飞跃是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认识的目的是指导实践,要在实践中得到完善和发展。

例题: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便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颜色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对此,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D)

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D.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答案】D。解析: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两者的关系: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2.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3.两者相互渗透。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

相关推荐2019乡镇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备考:毛泽东思想的成熟阶段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乡镇公务员考试网,了解乡镇公务员考试公告乡镇公务员报考指导乡镇公务员考试新闻

版权声明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责任编辑:cy47389)

关键词阅读:

乡镇公务员公基备考 公共基础知识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 课程专区 ————

  • 乡镇公务员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