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乡镇公务员 > 考试题库 > 模拟试题 > 公共基础知识 >
2018乡镇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10月23日)(2)
来源:中公教育大学生村官考试网 2018-10-23 10:10:18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段某与张某没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以二人不构成共同犯罪。段某将李某打昏,构成故意伤害罪;张某趁人不省人事实施了盗窃财物的行为,所以构成盗窃罪。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2.【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因此本题选D。
3.【答案】AB。中公教育解析:国家的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控制和调节。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政府可以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施宏观调控。其中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政策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如:财政支出;税收政策的变化;发行国债等。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面对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等进行调节和控制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如存贷款利率的变化;汇率的变动;存贷款准备金率的变化。所以AB选项正确,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B。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了解2018乡镇公务员招考公告、2018乡镇公务员报名时间、2018乡镇公务员考试时间。
(责任编辑:sn00)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 课程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