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公务员申论指导:巧用材料 破解尴尬
来源: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 刘艳丽 2021-12-14 09:13:31
很多同学在申论写作时常常会遭遇一种尴尬——积累不够,导致无话可说;加工材料,但是无处下手。今天中公教育就跟大家交流一招,如何巧妙使用材料破解无话可说和无处下手的尴尬,跳出当前的窘境。
1.避免无节制照抄
很多同学不抄材料则已,一旦抄写恨不得整段照抄,抓不住重点,不明确目标,最终就是出现大篇幅抄写的情况,影响最终得分。所以加工材料一定要避免无节制照抄,不妨尝试抓住材料案例的关键要素:主体+处境+做法+结果,提取相关句子,避免被材料带着走,费力不讨好。
2.避免无逻辑照抄
加工材料,一定要在整体阅读材料的基础之上,明确整体写作框架,进而填充相关内容,不能片段性阅读,读到哪里写到哪里,最终往往不知所云,逻辑不清。
3.避免无添加照抄
不仅要结合给定资料,还要不拘泥于给定资料,在使用材料表述的基础之上,点缀一些自己的语言,做到人有我优,同是加工材料但却能让人眼前一亮。
综合以上思路,具体加工示范展示如下:
材料原文:【2019北京市考】
F镇是南方Z省的一座古镇,以社会治理方式创新而全国闻名。
“我们努力为所有景致寻找合适的位置。”在F镇中心的法治文化公园,宣传画上的一句话让人过目难忘。F镇人把景致落到了规划里,大到整个镇域,小到民居上的窗棂。这也是F镇综合环境整治走在全省前列的主要原因。
“有项目必规划,无设计不动工”,这是Z省各地小城镇综合整治的“标配”。在F镇,规划和百姓更近些。规划在F镇几乎家喻户晓。2015年底,F镇启动了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由某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在大规划完成后,小细节更多由百姓做主。在F镇人看来,小城镇治理并不只是求“快”,镇里的治理方式是“凡事商量着办”。
“我们的工作靠一个字,就是‘慢’,慢慢地和街坊们讲清楚规划是怎样的,以后会是什么样子,整治好了有什么好处。”“古镇改造工作组”负责人S说道。整治工作启动前,工作组成员拿着设计模型,挨家挨户说明情况。要整治的道路两边的房子原本就各不相同,所以在规划上,从屋顶、墙面到门窗,每幢房子的设计也不同;工程沿线涉及70多家店面、400多户家庭,如何把设计具体应用在每幢房子里,还要征求房主的意见。
“有经营户提出把外墙设计的几根仿古廊柱适当往外挪,既不减少房屋面积,也不影响采光。经我们反映后,这个建议很快被采纳实施了。”S回忆,“几十幢房子都不一样,难得的是老百姓很满意,也最大程度呈现了规划图上的效果。效果一出来,还没改造到的居民们争相来打听,自家的房子什么时候轮到。”
现在走在路上,居民和商户很乐意当解说员。这并不奇怪,针对“是不是面子工程”“自家面积会不会减少”等疑问,镇里先后召开座谈会107次、走访家庭6936户,发放倡议书、公开信、宣传册万余份,做到了人尽皆知,打消了百姓的顾虑。规划为F镇找到了时空坐标,在原有街道特征的基础上融入本土文化元素,顺着发展的肌理,不刻意造“旧景”,让不同时期的风貌交相辉映。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说,“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运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如今,F镇人正是这一观点的生动实践者。把规划交给生活在镇上的人们,其实也是留住了F镇特有的社会治理方式。这个曾经的“工业强镇”,规划越来越细,思路却越来越广,方向也越来越明朗。
加工片段:
“有项目必规划,无设计不动工”是浙江枫桥镇环境综合整治的生动写照:起初,邀请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为环境综合整治规划谋篇布局,之后,调研当地百姓需求以共商共建为原则敲定规划细节,真正将景致落到科学的规划之中,枫桥镇找到时空坐标,让不同时期的风貌交相辉映。
了解更多乡镇公务员考试新闻,考试资讯相关内容可以查看: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更有乡镇公务员政策解读、乡镇公务员报考指南及乡镇公务员考试题库可供参考。
(责任编辑:杨小红)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 课程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