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招聘

当前位置:乡镇公务员 > 备考指导 > 公共基础知识 >

2020乡镇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古代中国选官制度

来源: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     2020-05-28 10:22:04

乡镇公务员笔试中,常识部分内容占比比较多,其中对人文历史常识的考查中,经常会出现对于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相关知识点的考察。其中关于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内容考察和历史先后排序以及科举制的形成过程题目里经常出现,学员做题时候容易混淆,所以本篇由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带来这方面知识的讲解:

一、世卿世禄制

盛行于夏、商、周。选贤让能的禅让制被世袭制所代替。禹把王位传给了儿子启,世袭制的特点是王权与族权统一,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

二、军功授爵制

秦国商鞅正式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建立了秦国的军功爵制;打破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爵位的制度,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

三、察举征召制

汉朝开始,察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以"乡举里选" 为依据,注重乡里舆论对某位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后期,宦官把持用人大权,选官制度更加腐朽,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局面;征召,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四、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出身。中正官的设置,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中正官又有大小之分,州设大中正官,必为在中央任职官员且德名俱高者。各郡则另设小中正官,由州中的大中正官推举。但到魏晋之交,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他们在评定品级时,偏袒士族人物,九品的划分,已经背离了"不计门第"的原则。此后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

五、科举制

隋朝:隋炀帝在考试科目中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开始;唐朝:武则天开武举和殿试,但殿试并没形成永制;宋朝:三年一次,确立了州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开启糊名和誊录制;明朝:正式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八股取士;清朝: 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奏请停科举,清光绪31年(1905年)正式废除。科举制持续了1300多年,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在此正式结束。

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第一名为状元。连中三元说的就是这三次考试全部是第一名。

【试题再现】我国古代科举制持续了1300多年,其中连中三元者凤毛麟角,而三元指的是:

A.状元、探花、榜眼 B.解元、会元、状元

C.秀才、举人、状元 D.状元、榜眼、探花

【答案】B。解析: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考中后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皇帝亲自主持,在三月份举行。取中后称为“进士”。录取分三甲: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连中三元指在乡试、会试、殿试全部为第一名。故本题答案为B。

【小试牛刀】九品中正制选拔出了许多当朝优秀官员,产生于下列()时期:

A.夏商周 B.秦

C.汉 D.魏晋南北朝

【答案】D。解析:夏商周采用的是世卿世禄制,贵族世代为官的制度;A项不符合;秦朝所用的是军功授爵制,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的爵位,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B项与提议无关;C选项是两汉时期所用的选拔官员方式是察举制和征召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而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一方面解决了选拔官吏无标准的问题,使当时一时间吏治澄清,另一方面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故本题答案为D。

(责任编辑:杨小红)

关键词阅读:

乡镇公务员公基备考 公共基础知识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 课程专区 ————

  • 乡镇公务员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