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乡镇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备考: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意识
来源: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 2020-03-05 13:40:21
【导语】2020年乡镇公务员考试已经开始进入备考期,公共基础知识多而杂的知识点让很多考生很盲然;因此,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特意为大家提供公共基础知识备考资料,请广大考生关注乡镇公务员考试网,及时查看乡镇公务员备考资料,包括备考指导、考试题库等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乡镇学习交流群:663250969| 官方微信:offcnxz| 各省QQ群、微信 | 备考指导 | 每日一练
>>乡镇考试备考资料,请微信扫码添加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回复资料<<
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意识》,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乡镇公务员考试。
人类的意识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它的产生既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具体而言包括如下两个过程:
1.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产生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这一个过程中一共经历了两个环节。第一,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这是一个由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有生命的低等生物的过程;第二,由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这是一个发展且充斥着矛盾的过程,发展主要体现在由低级到高级的整体趋势,矛盾主要体现在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最终适者生存下来了。这两个环节共同构成了意识在自然界发展的过程;
2.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从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心理的发展,为人类意识的产生准备了条件。要想真正了解意识的产生,就必须得追溯到劳动,因为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人的劳动同动物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制造和使用工具,制造并使用工具改造外部世界仅仅凭借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是远远不够的,正是在这一客观需要的推动下,产生了人抽象的思维能力,产生出了人类意识这种高级的反应形式。其中,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推动了人类意识的发展,而劳动对意识的产生其决定作用。
在劳动和语言的共同作用下,原来的猿脑变成了人脑,并且随着人类劳动的不断进行,人脑也变得越来越多发达,脑容量越来越大,从而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但人脑并不是意识的源泉,而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省,而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客观存在是内容范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存在;主观映像是形式范畴。内容决定形式,即为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映像,所以可以揭示出,人脑不是意识的源泉,客观存在才是意识的源泉。
相关推荐:2020乡镇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公文格式主体部分之正文与附件说明知识详解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乡镇公务员考试网,了解乡镇公务员考试公告、乡镇公务员报考指导、乡镇公务员考试新闻。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责任编辑:cy47389)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 课程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