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乡镇公务员 > 考试题库 > 模拟试题 > 行测 >
2019乡镇公务员行测模拟练习题及答案:资料分析(1-9)(2)
来源: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 2019-01-09 09:40:58
题目答案与解析
1.【答案】D。中公解析:分析第二段的第二句可知,引用《楚辞·招魂》是为了论证前文“灯的最早称呼不是‘灯’,而是‘镫’”,即用《楚辞》中的材料说明“灯”原来与“镫”通用。故答案为D。
2.【答案】B。中公解析:由第二段首句可知,灯的最早称呼不是“灯”,而是“镫”,这说明了灯是由一种陶制食器发展演变而来的,B项当选。A项为迷惑项,本文论述的主体是灯,应保持主体一致。故答案为B。
3.【答案】A。中公解析:A项颠倒黑白,“登是一种叫瓦豆的东西”,并非瓦豆是一种叫“登”的东西,且是新石器时代的陶制食器。
4.【答案】D。中公解析:D项“有人认为灯大约出现在春秋晚期或战国初期,在此之前出现的瓦豆的变化……的演化方向”,句中“在此之前”指的是灯出现以前。而根据原文第三段前三句话可知,瓦豆的变化是在灯产生以后发生的。故D项理解错误。
5.【答案】B。中公解析:“发展史”多指从古至今某一事物的发展过程,文段只提到了灯在古代的演化,显然不合文段内容,排除C。“瓦豆”不是文段主体,可以排除D。文章主要描述了我国古代灯具由瓦豆演变而来的历史。A项“灯的发明”范围太大,相比之下,B项“古灯小史”更贴合文意。答案为B。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了解2019乡镇公务员招考公告、2019乡镇公务员报名时间、2019乡镇公务员考试时间。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责任编辑:ly1997)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 课程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