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乡镇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备考:治愈做客观题的“纠结症”
来源: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 2019-10-23 10:34:12
【导语】2019年乡镇公务员考试已经陆续开始,公共基础知识多而杂的知识点让很多考生很盲然;因此,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特意为大家提供公共基础知识备考资料,请广大考生关注乡镇公务员考试网,及时查看乡镇公务员备考资料,包括备考指导、考试题库等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之《治愈做客观题的“纠结症”》,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乡镇公务员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部分内容庞杂,想要高效备考,一方面,需要多积累,多看书,把知识点牢记在心,另一方面,做题方法也是不可或缺,好的方法能够让大家事半功倍,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高效提升能力呢?接下来,带大家来巧妙跳出客观题的“坑”,火眼金晶识破出题人的“障眼法”。
客观题题型是各大类型考试中的“顶梁柱”,拿下它就相当于打下了半壁江山,在此类题型中,如何能有效排除干扰项是重中之重。通常,大家在做客观题时,普遍能感受到,四个选项中总有两个选项一眼就能排除掉,会对其余两个选项感到十分纠结,而纠结的结果,往往是成功掉进了出题人所制造的“陷阱”,这到底原因何在呢?其实仔细分析题目,便会发现:当题干强调A与B之间有某种逻辑关系时,典型的干扰项便为“A具有某一特性”、“B具有某一特性”,通俗来讲,若题干表明“树上长了个苹果”,常见干扰项即为:“树长得很高”、“苹果很红”,这类单纯强调一方特点的选项,属于片面选项,应当排除。
下面,我们通过一道典型例题,来感受一下:
【典型例题】(单选题)“十九大”、“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词汇入选2017年十九大流行语,流行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社情民意、社会心理的特殊载体,折射出社会文化的阶段性特征,每一年流行语的变化体现了:
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社会意识总是与时俱进的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答案】A。解析:通读题干,对比选项,可以看出四个选项都是关于马哲部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题干强调新词汇:“十九大”、“共享”、“人类民运共同体”,出现在了当下的新时期,结合所学知识,流行语是文化的一种,隶属于社会意识范畴,而题干中所强调的“社情民意”、“社会心理”,正是属于社会存在范畴,由此可得,题干所强调的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逻辑关系,紧接用“折射”一词来概括此种关系,所谓有“折射”的前提是有“入射”,分析可得,题意为:社会存在的变化引起了社会意识的变化。选项A,明显表达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指明社会存在的变化使得社会意识改变,故A项正确;选项B,仅仅只是强调社会意识的与时俱进特点,未能反映出之所以会变化的原因,表述片面,故排除B项;选项C,强调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与题意相反,故排除C项;选项D与选项B一样,都是单方面在强调社会意识的特点,表述片面,排除D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中公专家点评:掌握正确做题方法是高效备考的有效途径,希望大家能将今天所学到的方法落实在日常题目的练习中。
相关推荐:2019乡镇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备考:诸子百家——道家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乡镇公务员考试网,了解乡镇公务员考试公告、乡镇公务员报考指导、乡镇公务员考试新闻。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责任编辑:cy47389)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 课程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