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乡镇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备考: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来源: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 2019-12-04 10:16:48
【导语】2020年乡镇公务员考试已经开始进入备考期,公共基础知识多而杂的知识点让很多考生很盲然;因此,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特意为大家提供公共基础知识备考资料,请广大考生关注乡镇公务员考试网,及时查看乡镇公务员备考资料,包括备考指导、考试题库等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之《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乡镇公务员考试。
因为矛盾规律揭示的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所以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就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要注意的一点是,要区分好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的不同。基本矛盾是贯穿于各种社会形态的始终,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无论在何时提到基本矛盾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而主要矛盾是会发生变化的,例如当今的中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主要矛盾就不相同了。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论述下第一对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1.生产力: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详细掌握生产力的构成,包括实体性要素和非独立的附着性渗透性要素。
(1)实体性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因为他们三个不用依靠别的东西,自己凑一块堆就可以进行生产了。
劳动者:占主导地位,即主要和引导的含义。
劳动资料: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的主要内容,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志,随着生产工具的逐渐进步,由以前的石头、木头变成后来的铁器、青铜器,就体现出来社会的生产力在不断的发展。
劳动对象:分为自然物和半成品。
而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2)非实体要素:科学技术、管理等,这些非实体性要素必须依附于实体性要素之后才能进行生产,其中科学技术是最重要的,因为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第一生产力。
2.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它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的形式等。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是最基本的,起决定作用的。
详细掌握生产关系的构成: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形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同时也是区分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标志,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说白了就是这个东西归谁,如果归自己所有,就是私有制,我们就是一个资本主义或者封建主义国家;如果贵大家所有就是公有制,我们就是共产主义或者社会主义国家。
以上为本次讲解全部内容,大家做题时注意哦。
相关推荐:2020乡镇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备考:矛盾的基本属性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乡镇公务员考试网,了解乡镇公务员考试公告、乡镇公务员报考指导、乡镇公务员考试新闻。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责任编辑:cy47389)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 课程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