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乡镇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头疼的物价上涨
来源: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 2019-11-15 09:53:38
【导语】2019年乡镇公务员考试已经陆续开始,公共基础知识多而杂的知识点让很多考生很盲然;因此,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特意为大家提供公共基础知识备考资料,请广大考生关注乡镇公务员考试网,及时查看乡镇公务员备考资料,包括备考指导、考试题库等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之《头疼的物价上涨》,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乡镇公务员考试。
一、商品的价格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出: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随市场的供求关系波动。
二、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在社会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三、商品的价值总量
商品的价值总量:商品的价值总量是指某一部门或某一商品生产者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的价值量的总和。
商品的价值总量=商品的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
四、购买商品的货币量
商品在交换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货币的使用和流通。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货币平均流通次数
五、物价上涨幅度
物价上涨幅度(通货膨胀率)=发行超过的部分货币量÷市场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小试牛刀】
(单选)2018年某国商品价值总额为100万亿元,流通需要的货币为20万亿元,2019年该货币供应量为25万亿元,社会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20%,如其他条件不变,该国2019年的物价水平将:
A.上涨25% B.上涨20% C.下降25% D.下降20%
【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运用相关公式作如下计算: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货币平均流通次数,2018年货币平均流通次数=100÷20=5次。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关,故2019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但是2019年商品价值总额仍为100万亿元。其他条件未变,则2019年货币平均流通次数仍为5,2019年实际需求货币量仍为100÷5=20万亿,货币供应量为25万亿,故通货膨胀率,即物价上涨幅度=发行超过的部分货币量÷市场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即(25-20)÷20=25%。故本题答案为A。
相关推荐:2019乡镇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备考:有效需求、社会总需求、有效供给、社会总供给是什么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乡镇公务员考试网,了解乡镇公务员考试公告、乡镇公务员报考指导、乡镇公务员考试新闻。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责任编辑:cy47389)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 课程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