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机器人”式练习之命题推理
来源: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 段朝润 2022-06-22 18:18:31
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为各位考生带来消息:乡镇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机器人”式练习之命题推理,更多乡镇公务员行测资料相关信息可以查看:乡镇公务员行测试题,乡镇公务员行测题库。
在乡镇公务员考试中常常让考生头疼又常考的知识点就是命题推理,而这类题目对于初学者来说确实充满“玄机”,其中的真真假假确实难以辨别,但是这类题目并不应该成为大家的“死穴”,因为对于这类命题推理大家需要像“机器人”一样,把矛盾和推理规则公式设定为固定程序,做题时候反反复复将公式带入题目推理即可。比如,假言命题表示为p⇒q(充分条件推出必要条件),其矛盾为p且非q,做题时候代入解题即可。
具体的根据下面两个例题为大家讲解:
【例1】在决定孩子上什么课外班的问题上,四位老人发生争执。姥姥说:“学习钢琴比较好。”姥爷说:“如果学习视唱练耳,那么也应该学习钢琴。”奶奶说:“不应该学习钢琴,应该学习视唱练耳。”爷爷说:“不应该学习视唱练耳。”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是对的,那么可以推出:
A.不学钢琴,学习视唱练耳
B.既不学钢琴,也不学视唱练耳
C.学习钢琴,不学视唱练耳
D.既学钢琴,又学视唱练耳
【答案】A。解析:题干条件可以如下表示:
姥姥:学习钢琴
姥爷:学习视唱练耳⇒学习钢琴
奶奶:不学习钢琴且学习视唱练耳
爷爷:不学习视唱练耳
假言命题中,p⇒q与p且非q互为矛盾,则姥爷说的话与奶奶说的话矛盾,必有一真一假,且只有一人是对的可知,姥姥和爷爷说的是错误的,即不学习钢琴,学习视唱练耳。故答案选A。
【例2】组织部研究推荐甲、乙、丙、丁四人到某县任职时,从工作需要和四人能力、特长直至性格因素考虑后,决定了以下几条原则:(1)乙或丁在这次调整中,至少得有一个去该县任职;(2)如果丙不出任该县,那么甲也不得出任;(3)只有丁出任该县,丙才能出任。同时,必须考虑上级党委意见,即甲此次应该到该县任职。据此,可以判断:
A.丙不去该县任职 B.乙不能去该县任职
C.丁可以不去该县任职 D.乙去不去该县任职无关原则
【答案】D。解析:题干条件可如下表示:
(1)乙或丁
(2)非丙⇒非甲
(3)丙⇒丁
假言命题中p⇒q与非q⇒非p等价,则根据(2)(3)可知,甲⇒丙⇒丁。又由甲此次应该到该县任职可得知,甲、丁都应该去该县任职。关于乙只有(1)中提及,但是(1)条件中丁已经去了,则乙无论是否去(1)均成立,可知乙不一定去。故答案选D。
命题推理题目用公式可以很快解决,可是一道题目不一定只考察一个公式,所以需要大家把所有公式牢记于心,反复做题及练习,这样才能将题目做好哦!
备考乡镇公务员考试的同学可以查看乡镇公务员考试试题,学习了解乡镇公务员考试历年试题和乡镇公务员模拟试题相关内容。了解乡镇公务员招聘相关信息请查看乡镇公务员考试。
(责任编辑:何浏漪)
关键词阅读:
乡镇公务员行测资料 乡镇公务员行测备考指导 行测技巧 行测常识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 课程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