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招聘

当前位置:乡镇公务员 > 考试题库 > 历年试题 > 公共基础知识 >

陕西省乡镇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10)

来源: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     2021-12-16 14:15:21

1. 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基本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 甲捏造国企某中层干部乙在工程招标过程中受贿2万元,并印制传单四处散发、张贴,致使乙名誉受到很大损害。甲的行为属于:

A.诬告陷害罪 B.诽谤罪 C.侮辱罪 D.报复陷害罪

3. 下列罪名不属于渎职犯罪的是:

A.滥用职权罪 B.枉法裁判罪

C.职务侵占罪 D.环境监管失职罪

4. 下列关于合同形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B.口头形式属于合同的其它形式

C.未依法采取书面形式订立的合同无效

D.合同可以采用数据电文形式

5. 全国人大举行会议时,主持会议的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委员会

C.委员长会议 D.选举产生的大会主席团

点击下一页查看答案解析

1.【答案】B。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基本法律是1950年5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对有关婚姻关系的建立、夫妻间的权利和义务、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离婚、离婚后子女的抚养和教育、离婚后的财产和生活等内容,作了具体的规定。故本题答案为B。

2.【答案】B。解析:《刑法》第246条的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甲的行为属于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故本题选B。

3.【答案】C。解析:渎职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国家赋予的职权或者不履行、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破坏了国家机关正常活动的行为。根据渎职罪的客观表现形式,可以将渎职罪分为以下三类犯罪:(1)滥用职权型渎职罪;(2)玩忽职守型渎职罪;(3)徇私舞弊型渎职罪。A项属于滥用职权型渎职罪;B项属于徇私舞弊型渎职罪;D项属于玩忽职守型渎职罪;C项属于侵犯财产罪。故本题答案为C。

4.【答案】D。解析:《民法典》第469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ABC错误,故本题答案为D。

5.【答案】D。解析:根据《宪法》第61条第2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选举主席团主持会议。故本题答案选D。

了解更多乡镇公务员考试新闻,考试资讯相关内容可以查看: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更有乡镇公务员政策解读、乡镇公务员报考指南及乡镇公务员考试题库可供参考。

(责任编辑:杨小红)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 课程专区 ————

  • 乡镇公务员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