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公务员申论技巧:细化审题,明确思路
来源: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 2020-09-24 09:25:03
申论考试的题型考察中,客观小题一致担当着“必考题”的角色,对于这类题型作答中,我们在秉持着“审题、找点、加工、书写”的“四步走”方法的同时,需深刻认识到“审题”的重要性。这一环节,可以说是了解“问什么,答什么”的关键。但是,在现实作答中,常出现各类疑惑:“题干很简单,过一眼就行”,“刚才题干要找什么来着?”,“我怎么觉得题干的问法和材料给定的内容没啥关系”……
此类情况的出现,并不是说我们“没有审题”,但可以反映出“没有审好题”。所以,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从这“四步走”的第一环节入手——细化审题,明确思路。
1、问什么,答什么,怎么答。审题在提炼“作答对象”,梳理“范围、要求”等信息的同时,需要进一步“认识”这些条件,以领会命题人所设置的要点的性质和角度,宏观上明确“怎么答”。
2、先题干、后材料、再自己。申论小题与作文相比,相对客观。需要我们答出核心要点信息,但作为作答者,阅读者,会常常被材料所“吸引”,被主观所“牵引”,此时,就需要我们秉持“客观”原则,以“先题干、后材料、再自己”的顺序,理清作答时该“听谁的”。
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细化审题,明确思路”的“魅力”。
【例题1】近期,某市计划举办一个“基层社会治理成就展”,“‘小巷总理’在基层”是其中一个板块,请根据“给定资料X”,拟定该板块的展览内容提纲。
要求:(1)内容全面,重点突出
(2)条理清楚,有逻辑性
(3)篇幅不超400字
一、审题:
1.梳理信息:题干重点信息——细化审题
①问什么:拟定提纲
②答什么:“‘小巷总理’在基层”的展览内容
③其他条件:计划举办“基层社会治理成就展”
2.“怎么答”:充分“认识”——明确思路
既然是“基层社会治理成就展”中的某个板块,自然紧紧围绕“成就”,这一要点性质来提炼。(当然“小巷总理”如何理解也当考虑)
二、找点:(以部分材料为例)
嗓门大、走路快、办事麻利、精神头足,你完全看不出黄大妈今年已经 78 岁了。 退休前,她担任 S 市某社区书记、居委会主任。2002 年,朱镕基总理来 S 市考察,黄大妈汇报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时,用一套又一套的顺口溜讲出了自己通过走家串户、 集思广益研究出来的一个个“土办法”,让一向严肃的朱总理笑着称赞道:“你给群众办了那么多实事,‘小巷总理’真不简单啊。”
得出成就:给群众办实事:通过走家串户,集思广益,研究土办法,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获得总理称赞。
【例题2】根据给定资料,你认为公众对“三公”经费使用还有哪些方面的期待
要求:提炼精当、表述完整。不超200字
一、审题:
1.梳理信息:题干重点信息——细化审题
①问什么:公众的期待
②答什么:“三公”经费的使用
2.“怎么答”:充分“认识”——明确思路
既然是“公众的期待”自然是指“好的一面”,落实到“三公”经费使用方面,则指如何更好的管理、使用“三公”经费,以正面表述为主。
二、找点:(以部分材料为例)
疑问年年有,2012 年人们议论较多的,就是横比之下的差距。出国(境)人均费用,多的5万元,少的不到2千元;车均运行费用,高的10多万元,低的2万余元。差距为什么这么大?老百姓百思不得其解。媒体的报道是否准确?老百姓需要有个解释。或许有误读,或许是统计口径不一,或许是浪费太大。人们迫切想知道个中原因,但老百姓不知道该问谁,媒体报道后,至目前为止,也没看到有相关部门出面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得出期待:建立回应机制。针对经费使用横比差距,及时解释说明,化解群众疑虑。
(责任编辑:杨小红)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 课程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