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招聘

当前位置:乡镇公务员 > 考试题库 > 模拟试题 > 公共基础知识 >

乡镇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特点

来源: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    陈钰 2023-01-18 11:44:53

为帮助广大考生备考乡镇公务员考试,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备考内容:乡镇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特点。一键加入2022乡镇公务员交流群,可以了解各地招聘信息。

乡镇公务员考试中常识分类很多,其中历史人文常识涉及面广且考场方式多样。在备考中需要同学们学会掌握重要知识点。今天中公教育带领大家学习选官制度当中非常重要的科举制。

一、含义

科举制含义:科举制度,历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是中国古代文人学子参加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炀帝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298年。在1905年9月2日正式废除科举制度。

二、科举制度的作用

科举制度把选拔人才和官员任命权力集中到中央,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同时地把读书学习、考试和当官紧紧连在一起,打破特权垄断,多样化的吸取人才,加强了官员的能力与文化素养。在科举制形成初期以及隋唐、宋元时期,大量庶族子弟科举做官激发了读书的热情,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促进了文学的大繁荣发展,比如唐诗宋词元曲的出现。但是,科举制度实行后期特别是明清时期,采取八股取士大大阻碍了思想与科技的发展。

三、宋朝科举制度的特点

宋朝的科举制度在规模与制度上相较于唐朝有进一步提高:

(1)科举制地位有所提高,科举制度为取士正途。

(2)科举的名额扩大。

宋代的进士分为三等,一等赐进士及第,二等赐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一般情况下一甲三人,一甲的第一名叫状元,一甲的第二名叫榜眼,一甲的第三名叫探花,二甲的第一名叫传胪,二甲三甲人数不确定,除以上常例录取的正奏名,还特别设置了因多次科考不上的举人,在遇到皇帝策试时,可参加附试,称其为特奏名或“恩科及第”。

(3)中试之人的地位和待遇得到提高,吸纳广大人才,特别是出生寒门的学子。

(4)确定考试时间。

宋英宗(公元1065)时确定了科举考试时间为“三年一贡举”就是三年一次大考,唐朝是一年考一次,而宋朝三年一次的“大比之年”主要就是指由礼部主持的“会试”以及之后的殿试,这样三年一次相较于唐朝一年一次就可以节省部分人力物力财力。“三年一大考”一直使用到科举制被废除。

(5)内容改革。

王安石变法时,废除贴经、墨义、诗赋等传统科目,改试经义,专用《三经新义》取士。

(6)殿试成为定制。

殿试始于唐朝武则天,但没有成为制度。宋朝初期时形成三级科举考试制度。后又将殿试成绩评定等级。

(7)建立新制,维护考试的公平,防止作弊。建立了新制度,具体如下:锁院制、别头试、糊名法、誊录制等。

【试题练习】(单选题)

1.科举制度当中,殿试成为定制的时期是():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中公答案】C。解析:殿试始于唐朝武则天,但没有成为制度。宋太祖时形成三级科举考试制度。后又将殿试成绩评定等级,此后殿试成为定制。故本题答案为C。

备考乡镇公务员考试的同学可以查看乡镇公务员考试公告栏目,了解近期各地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信息内容。

(责任编辑:何浏漪)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 课程专区 ————

  • 乡镇公务员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中公乡镇公务员考试网

    手机端浏览